海啸来了。真的来了。
不是电影特效。不是预演练习。是浪,实打实地卷了进来。
7月30日下午,日本岩手县久慈港,1.3米高的海水直接冲进了港口;北海道根室市、宫城县石卷港,浪也到了,0.8米、0.7米——不高,但够真。
更吓人的,是那个画面——
屋顶上挤满了人。河道里水在暴走。警报一声接一声地响,电视台插播了海啸警告,播了一段又一段航拍视频。
网友在评论区一句话说得特别直白:“像在看《日本沉没》的实况转播。”
——但这不是科幻剧场。
海啸是怎么来的?
早上7点24分,北京时间,俄罗斯堪察加东岸海域发生了8.7级地震。震中远在海外,但日本几乎第一时间拉响警报。
然后,浪就到了。
不是那种铺天盖地、卷走整片城市的那种浪(目前还没有),但你能看到它在逼近,真实、冷静、没有情绪地朝你来。
日本气象厅警报发得很快,覆盖面也大。
从北海道到东北、再到关东、中部、近畿,甚至南部的岛屿地区,沿海一大片区域直接进入警戒状态。
消防厅公布的数据到了下午五点——超过200万人,230个行政区,被要求“避难”。
这不是“建议”避难,而是“指示”。你不走?不行。
几个小时后,有人拍到最新画面:
有浪冲进了城市的河道。人群被推上屋顶。不是某一个地方,是“多地”。
有点像灾难片的镜头,但又不是最坏的剧本。因为第一波浪不算狠,暂时没造成严重破坏。
但官方警告很清楚:后续可能还有更大的海啸。别掉以轻心。
——这还没完。
同一天早上,日本千叶县的海滩上,有人拍到4头鲸鱼同时搁浅。
地点在平沙浦海岸。
拍视频的是个普通市民,他说自己以前见过1头鲸鱼搁浅,但4头一起?头一次。
鲸鱼静静地躺在海滩上,翻着身,动也不动。画面看着有点沉。
时间点呢?
鲸鱼搁浅发生在早上5点。地震是7点24分。也就是说,这场鲸鱼搁浅,理论上比地震还早。
所以,有没有关系?
网上猜测当然有——说鲸鱼是不是提前“感知”了地震要来?是不是和海底压力、磁场有关?
但官方还没下定论。
媒体说得很实在:目前看起来,是巧合。但考虑到千叶县也在海啸警报区域里,已经有人提醒民众——不要跑去看鲸鱼。危险。真的危险。
鲸鱼搁浅这种事,不是第一次发生。
2016年,英国东北部斯凯格内斯的海滩上,也出现过4头抹香鲸。荷兰、德国那阵也有。
当时的分析是:可能是在海上死了,然后被冲上海滩的。
这次是不是一样?还不好说。
但你说怪不怪——
一个海域地震,日本全境拉响警报,200万人避难;同一天,鲸鱼搁浅,镜头像复制粘贴,画面出奇一致。
这事挺难不让人往一块联想的。
但不论背后有没有“神秘联系”,海啸是真来了。
人群是真挤到屋顶上了。
避难令是真下了。
鲸鱼,是不是真感知了什么,不知道。但人类,起码现在,是靠警报和数据在对抗自然的暴脾气。
这波浪,还没完。
你说它不是灾难片,但有时候看着——比电影还真。
据公开报道,日本海啸最新情况如下:
海啸警报情况:截至7月31日上午6时,受堪察加半岛地震影响,从北海道至冲绳的太平洋沿岸地区仍在维持发布海啸警报。7月31日10时45分(北京时间9时45分),日本气象厅对北海道太平洋沿岸东部、中部和西部,青森县太平洋沿岸,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茨城县等地区发布“海啸注意预警”,称预计将出现最高约1米的海啸。
海啸高度及影响区域:7月30日,北海道根室市出现1.5米高的海啸,岩手县久慈港出现1.3米最高浪涌,宫城县仙台港夜间23点20分记录到0.9米浪高,北海道东部、青森县太平洋沿岸、茨城县及伊豆诸岛等地均观测到0.8米海啸波峰。海啸已抵达22个都道府县。
人员避难情况:受此次海啸警报与注意报影响,日本全国已有超过200万人收到了避难指示。
交通及生活影响:电车、地下铁、新干线的部分运行都有延迟或停运的情况发生,全国范围内各大机场的出发和到达也有受到影响,部分沿海地区城市的活动也相继取消,水族馆等都临时休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