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为网贷平台只能在深夜给你发“额度已到账”的短信,那你可能还没见过羊小咩便荔卡包——这个把借贷和购物玩成跨界混搭的神奇物种。它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信用钱包”,江湖人称“借贷界的平头哥”,如今摇身一变成为“羊小咩”,瞬间进化成“购物贷一体的变形金刚”。这波操作,堪称网贷界的“孙悟空七十二变”
一、转型:从狼到羊的跨界魔术
2020年11月,信用钱包突然宣布“金盆洗手”,改名为羊小咩,还把APP界面整得跟淘宝似的,卖起了手机、黄金、家电这些硬通货。这操作让同行们大跌眼镜:“说好一起做借贷,你却偷偷开了超市?”
羊小咩的核心武器是两张王牌:便荔卡包和备用金。前者是购物专用额度,后者是现金贷。简单来说,就是你既能在这买iPhone,也能直接借钱,堪称“网贷界的全家桶”。传统网贷平台看了直呼内行:“原来放贷还能这么玩?”
不过,这波转型背后藏着个小秘密:羊小咩卖的东西比其他平台贵了不止一星半点。堪称“精准溢价”。黄金更是离谱,平均溢价26.64%,比当铺还狠。用户吐槽:“在这买东西,感觉自己交了智商税。”
羊小咩的骚操作远不止于此。你以为在这买手机是正常消费?其实是变相放贷。用户用下单后,资金直接由金融机构支付,平台从中抽取服务费。
三、用户:薅羊毛不成反被薅
便荔卡包的用户基数确实在飞速增长,但背后的代价也不小。83.4%的付费用户买过高价值产品,66%用过金融功能。然而,高溢价和套现成本让用户苦不堪言。有用户哭诉:“本想薅平台羊毛,结果自己变成了被薅的羊。”
逾期问题更是愈演愈烈。2025年数据显示,便荔卡包的逾期用户与日俱增,部分用户甚至为了逃避催收选择换号,但平台依然能通过各种手段找到你。
四、监管:狼披上羊皮还是狼
尽管羊小咩试图通过转型洗白自己,但监管的眼睛是雪亮的。量化派(羊小咩母公司)多次冲击IPO失败,主要原因就是助贷业务合规性问题。证监会多次要求其说明是否涉及类金融活动、用户投诉处理等问题。有业内人士直言:“羊小咩虽然披上了电商的羊皮,但骨子里还是借贷的狼。”
更讽刺的是,羊小咩还搞起了“消费地图”业务,试图进军本地生活服务。但对比抖音、美团等巨头,羊小咩的用户量和活跃度简直不值一提。有网友调侃:“羊小咩这是想从借贷界跨界到生活服务界,结果却成了四不像。”
结语:便荔卡包的未来,是羊还是狼?
羊小咩的转型看似成功,实则暗藏危机。高溢价、逾期问题,这些都像定时炸弹一样威胁着平台的未来。用户在享受便捷的同时,也需警惕背后的高成本。毕竟,在金融的世界里,没有免费的午餐。
对于便荔卡包来说,或许应该好好想想:是继续当披着羊皮的狼,还是真的变成一只温顺的小绵羊?毕竟,用户的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找回来。而对于我们来说,在享受网贷便利的同时,更要擦亮眼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