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香港虚拟资产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稳定币条例草案》落地及42家券商获虚拟资产交易资质,一个全新的数字金融生态正在形成。
一、香港合规交易所全名单:11家持牌平台
香港证监会(SFC)最新数据显示,以下平台已获虚拟资产交易牌照(VATP),可合法开展加密货币交易服务:
1,OSL Exchange(2020年12月获批):首批持牌机构,专注服务机构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资产托管与交易解决方案。
2,HashKey Exchange(2022年11月获批):开放零售客户交易,支持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种,用户界面友好,适合新手入场。
3,HKVAX(2024年10月获批):香港本土团队运营,主打专业投资者服务,提供深度市场分析和定制化交易策略。
4,HKbitEX(2024年12月获批):由前港交所高管创立,背靠太极资本,强调合规与技术驱动,适合追求稳健的投资者。
5,Accumulus(2024年12月获批):云账户旗下平台,技术合作方为华峰超纤,主打高效资金清算与低成本交易。
6,DFX Labs(2024年12月获批):区块链技术团队打造,CTO曾任HashKey高管,注重交易速度与安全性。
7,EX.IO(2024年12月获批):新浪华盛资本投资,券商背景深厚,提供一站式数字资产与股票交易服务。
8,PantherTrade(2025年1月获批):富途控股旗下平台,支持“充币”“提币”功能,与港股、美股账户无缝衔接。
9,YAX(2025年1月获批):老虎证券孵化项目,专注零售市场,提供低门槛加密货币交易入口。
10,Bullish(2025年2月获批):由Block.one(EOS开发者)设立,主打机构级交易服务,流动性充足。
11,BGE(2025年6月获批):HKE Holdings子公司,作为新兴平台,积极拓展亚洲市场。
近日,数文交集团宣布,其开发建设的全球首家专注于非金融资产的RWA(真实世界资产)交易平台,将于8月上旬正式上线。该平台将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非金融资产面临的合规数字化、高效交易与全球流通难题。
尽管全球RWA市场日趋活跃,非金融资产的数字化进程依然面临多重挑战。实体资产、知识产权、收藏品等领域的代币化产品,普遍受困于流动性不足、合规标准缺失及技术协议割裂等问题。传统交易模式依赖线下渠道,信息不对称严重制约了资产的流通效率;同时,资产确权与定价机制缺乏统一标准,使得跨境交易不得不面对复杂的法律与监管障碍,阻碍了非金融资产的全球价值发现。
为了突破这些障碍,数文交提出了“技术+合规+场景”的综合解决方案,为非金融资产数字化构建了全新基础设施。在技术底层,该平台选择了ERC-3643协议作为核心标准,该协议凭借安全性、内置的身份识别机制及精细化的转账控制规则,成为全球机构级资产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为链上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技术是基础,但并非全部。数文交在结算体系与商业模式上也进行创新。在结算层面,平台创新性接入多种主流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及香港即将推出的持牌稳定币,支持用户以人民币稳定币进行资产定价与交易结算。这一设计不仅解决了跨境交易中的货币兑换痛点,更首次实现了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与RWA的直接交易对,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提供了应用落地新场景。
与此同时,平台通过“RWA交易所+电商”的融合商业模式,构建了“资产发行-交易-实物交付”的闭环生态。在这一模式下,项目方将其拥有的实体资产进行代币化融资,而持有代币的用户则能直接在平台上兑换到实物商品。据悉,这一模式已在大湾区智能制造场景落地,通过香港发行RWA进行融资、资金流入大湾区购买机械臂并租赁给工厂,有效缓解了传统融资租赁的痛点。
构建全球信任基石离不开坚实的合规策略。据数文交相关人士介绍平台设计能够适应多司法管辖区的监管要求。目前,平台已获得美国MSB牌照及RWA项目SEC备案,并计划在中国香港、迪拜、哈萨克斯坦等开放金融中心申请运营牌照,为未来证券化RWA代币的合规交易奠定基础。
此外,平台还参与《RWA技术规范》《RWA项目评估标准》等团体标准制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这种“全球化持牌策略”与“行业标准共建”的双重布局,既满足了机构用户对合规性的严苛要求,也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安全可信的参与通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