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过后,疫情持续几年,我国债务逾期情况不容乐观,负债逾期人数更是数不胜数。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失信被执行人数量已突破近900万。同时,网贷逾期人数也呈现显著增长,这引发了广大借款人对逾期后被起诉概率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从2025年起,平台或许不再轻易起诉借款人,这背后有诸多原因。
一、2025年网贷行业新趋势
2025年一开年,小额贷款公司就迎来了清退潮。湖南、江西、福建、重庆、湖北、广东、江苏等多个地区相继发布了有关清退和注销地方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组织的公告。仅湖南一省就公示了82家拟清退的“失联”、“空壳”地方金融组织名单。
二、平台起诉概率降低的原因
监管政策严格:2024年各部门相继出台规定,网贷行业将迎来更严格的监管。金融监管部门要求网贷平台明确告知借款人所有费用明细,划定利率法定红线,严禁违规收费,一旦违规将严惩。这使得一些靠不合理收费盈利的平台有所收敛,不敢轻易起诉逾期者,以免暴露自身问题。
工信部则聚焦信息科技安全,规范平台数据加密与信息收集行为,保障债务人人隐私,从源头上减少了因信息泄露等问题引发的纠纷和潜在起诉风险。
不良资产率高与催收成本高:网贷行业的不良资产率上升,催收难度加大,起诉成本成为平台考量的重要因素。个贷不良资产规模庞大且小而分散,催收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
对于用户群体庞大的平台,如支付宝、度小满、京东、微粒贷、360等,逾期人数众多,平台如果对每个逾期者都提起诉讼,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效果有限。它们往往采取批量随机方式,起诉概率相对较低。而对于一些利息颇高的小网贷平台,因其存在诸多不合规收费项目,更不敢轻易起诉,担心法院追究其不合理收费问题。
回款方式多样化:相关政策支持债权方采用多种合理方式回款,起诉并非唯一选择。2025年的关于金融借贷纠纷调解鼓励非诉化诉前调解。满足负债人一次性还款减免息费、延长还款期限、分期以每月最小额度还款等满足不同诉求,提供个性化还款解决方案,有效降低负债人的债务压力。
另外,一些网贷平台通过委托催收公司催收取得了一定回款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对起诉的依赖。此外,大量逾期案件积压,法院面临较大压力,年底等时段法院忙于结案,无暇顾及众多网贷起诉案件,这也使得网贷平台起诉的实际操作难度增加。
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2024年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强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催收行为等进行了严格规范,要求其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催收,落实催收管理主体责任。这一系列规定使得网贷平台在处理逾期问题时,需更加注重合规性,不能随意起诉,必须遵循相关程序和要求。
三、逾期后仍可能被起诉的情况
尽管网贷平台起诉逾期者的概率有所降低,但并不意味着逾期后就一定不会被起诉,也不代表可以随便逾期,逃避债务问题。
对于一些金额较大、逾期时间较长、借款人有还款能力但拒不还款的情况,平台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仍有可能采取起诉的手段。
此外,一些正规持牌金融机构的网贷产品,由于其合规性要求较高,起诉逾期借款人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
总之,从大环境大数据附加数字经济鹏发的今天,从 2025年网贷行业的新趋势来看,逾期后被起诉的概率整体有所下降,但借款人仍不能忽视逾期带来的风险。在借款时,应选择正规的网贷平台,仔细阅读借款合同条款,合理规划还款计划,避免逾期情况的发生。如果不慎逾期,应及时与平台沟通,寻求延期、分期等解决方案,以减少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任何处理方案都应以合规合法的底线和原则去处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